近日,为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,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,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《水质 电导率的测定 电极法》等7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,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相关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已在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"意见征集"栏目公布,欢迎社会各界查阅并提出宝贵意见。
本次征求意见的标准涵盖水、海水、土壤、沉积物及固定污染源废气等多种环境介质中特定指标的监测方法,体现了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。
本次公布的标准中有多项为首次制定,填补了相关领域监测方法的空白。
《水质 电导率的测定 电极法》(征求意见稿)是其中之一,明确了使用电极法测定地表水、地下水、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电导率的标准化方法。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电阻并结合电导池常数计算电导率,为水质评价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。
《水质 8种酰胺类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-质谱法》(征求意见稿)针对水体中酰胺类农药污染问题,规定了使用液液萃取或固相萃取前处理,结合气相色谱-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。标准明确规定了两种前处理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,适用于各类水体中8种特定酰胺类农药的检测。
《海水 11种元素的测定 在线预处理/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》(征求意见稿)首次建立了海水中11种金属元素的同时测定方法。该方法采用在线预处理技术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,有效克服高盐基体的干扰,具有检出限低、准确性高的特点。
本次征求意见还包括对现有标准的修订更新。《水质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/高分辨气相色谱-高分辨质谱法》和《土壤和沉积物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/高分辨气相色谱-高分辨质谱法》均为对2008年版标准的第一次修订。
两项标准全面更新了干扰消除、方法检出限、测定下限、样品保存、准确度以及分析步骤和质量要求等内容,技术细节更加完善。它们分别适用于水样和土壤/沉积物样品中二噁英类物质的高精度检测,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进行定量分析。
新标准还拓展了环境监测的对象范围。《土壤和沉积物 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/液相色谱-三重四极杆质谱法》(征求意见稿)首次提出了使用液相色谱-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测定这两种溴系阻燃剂的方法,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。
针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,《固定污染源废气 一氯萘的测定 气相色谱-质谱法》(征求意见稿)首次为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两种一氯萘异构体的监测提供了标准方法,该方法基于吸附采样、溶剂解吸和气相色谱-质谱分析技术。